近日,在工信部 2024 年公布的 178 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西安高新区惊艳亮相,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闯入全国前五的国家高新区。
数据见证辉煌:2021 年至 2023 年,西安高新区生产总值增量冲破千亿大关,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超 2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30% 以上,全社会 R&D 支出占 GDP 比重从 6.64% 跃升至 8%。
在此次综合评价中,西安高新区不仅综合排名耀眼,六项单项评价也名列前茅,其中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居全国第二,工业总产值、优质企业数和营商环境三项指标位居全国第六,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两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七,可谓成绩斐然。
在科技浪潮澎湃、产业变革加速的时代背景下,这片地处西北内陆、无沿海沿江沿边之利的科创高地,正以坚定的步伐和创新的姿态精耕细作“高”和“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璀璨明星和创新驱动的强劲引擎。
“高”擎创新之旗 筑牢发展根基
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国家高新区之一,西安高新区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首位,全力汇聚高端创新资源。2021年以来,在“四个高新”蓝图指引下,西安高新区肩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着力实施技术、人才、平台、政策、市场、资本“六个赋能”,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随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重大科学装置加速布局,超快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落户,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持续释放能量,西安高新区多元创新平台体系逐渐成型,“双中心” 核心区建设风生水起,原始创新源头活力奔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稳步提升。
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新平台体系,西安高新区不断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在科技的“高海拔”领域持续攀登,让创新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数据显示,西安高新区技术合同交易额从 2020 年的 460 亿元大幅跃升至 2023 年的 1505 亿元,全社会 R&D 支出占 GDP 比重高达 8.5%,科创活力持续迸发、动能不断释放。
同时,高新区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育,出台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海内外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扎根。通过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让人才在高新区各展其能、各尽其才,为 “高” 水平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活力,确保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始终拥有坚实的智力保障。
“新”启产业变革 激发发展活力
在产业发展上,西安高新区紧紧围绕 “新” 字做文章,全力推动新兴产业崛起和传统产业蝶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新区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精准布局,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短短数年,汽车年产量连续突破、产值高速增长,今年产量已超过100万辆,2020年以来产值年均增速逼近58%。如今的西安高新区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塑造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典范样本。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同时,高新区还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构建起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改造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
当前,高新区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齐头并进,19条产业链快速延伸,“5561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成功培育两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实现制造业千亿企业“零”的突破,形成了大企业规模跃升、中小企业活力充沛的发展态势。
面向未来,西安高新区将在“四个高新”的蓝图指引下,始终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和环境创新为动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