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刻钟生活圈”:走出家门,遇见幸福
蓬勃海南
2025-06-05 11:43:46

  清晨七点,街头的早餐铺支起外摆桌椅,蒸腾的热气里,上班族打包着海南粉,大爷大妈们坐在藤椅上喝老爸茶;健身广场上,晨练的居民路过“共享菜摊”,顺手挑两把新鲜蔬菜……这是海南“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的寻常清晨,也是居民触手可及的幸福日常。

  近年来,海南多地秉持“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原则,以社区为圆心,以居民需求为半径,创新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享受“衣食住行、文教医养”全链条服务。通过对家庭功能延伸、对社区服务优化完善、对商业社区概念创新开拓,打造居民“便捷圈”和“幸福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柴米油盐”到“品质生活”


  步行15分钟,即可满足“衣食住行、文教医养”全需求?在海南,这样的便民生活圈已经从愿景变为现实。

  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的15分钟步行圈内,24家便利店、35家早餐店与8家药店组成“生活基础网”。居民下楼即可买到新鲜果蔬、修补衣物,连“改裤脚、配钥匙”等细碎需求都能在“小修小补”摊点快速解决。该区还通过实施‌“商户临时外摆”措施‌,有效释放消费活力,实现城市管理与商业繁荣的有机融合。各社区充分结合街道商圈定位及街道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一街一特色,一路一风格”的特色外摆示范区,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如今,这种“半露天”式的消费场景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热点,市民李燕称赞道:“这个外摆措施很好,让街道变得更加热闹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人民北路第二社区则以200余个便民网点覆盖“医食住行”,从社区卫生服务站到健身广场,从生鲜超市到黎族特色夜市,让“下楼喝咖啡、转角学插花”成为日常。



  而在海口市秀英区海秀街道天海社区的仁恒里邻里中心,打破传统商业边界:半开放式街区、空中花园与裸眼3D屏构建“第三空间”,星巴克社区店、匠子烤鱼餐酒馆营业至凌晨,既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也为居民提供社交打卡地。“这里不像商场,更像个会呼吸的客厅。”市民王婷感慨道。

  海南“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用精细化、智慧化、人性化的服务,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让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烟火气,已经成为居民心中的“幸福坐标”。


  从“一老”到“一小”的温暖闭环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全龄友好”,海南多地将“一老一小”的需求纳入精细化治理版图,构建服务共享的温暖闭环。

  智慧化适老设施与温情化服务并行——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街道北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45张床位温馨如家,每个房间配备智能呼叫铃,洗手间装有防滑扶手,每日更新的书画课和手指操,让养老生活兼具安全与趣味。更有志愿者们时常送温暖,“慰问+陪伴+倾听”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长者们坐在院子椅子上歇着,志愿者围坐与他们唠家常,听他们忆往昔、谈当下,阳光从树叶缝里漏下来,看着长者们开朗的笑容,志愿者心里也暖烘烘的。



  昌江石碌镇人民北路第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监测服务;18家托育机构、1家儿童娱乐中心解决双职工家庭育儿难题;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落到实处。

  托育园和养老驿站相隔不远,送孙子去托育园后,今年65岁的市民陈敏阿姨总会直奔社区养老驿站做理疗,下午再与老姐妹们在棋牌室切磋麻将。“带娃、养生、娱乐全搞定,比儿女想得还周到。”夜晚的美丽春天夜市则是孩子们的天堂。每到周末,小朋友围着非遗糖画摊打转,儿童城堡里孩子们嬉笑打闹的温馨画面,有时还会有非遗活动表演,大学生在文创市集售卖手工饰品。“夜市不光能逛街,还能学知识、看表演,比玩手机有意思多了。”带女儿来这里游玩的吴玉说。


  从“旁观者”到“当家人”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化“一张网、心连心、全覆盖”党建新格局,创新“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建网格化模式,切实深入网格处理基层民生大小事。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也转变着居民角色,从“被动接受服务”走向“主动参与治理”。多地搭建多样化议事平台: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打造综合性党群服务平台、昌江石碌镇市人民北路第二社区的“1+3+N”协商机制、海口秀英区海秀街道天海社区的“先社区、后商业”理念打造仁恒里邻里中心等,均成为居民发声的主阵地。



  居民通过这些平台,针对小巷路面破损、公共设施完善、停车位规划、托育服务优化等民生问题提出建议,直接参与社区治理参与者。从需求收集到方案落地,居民全程深度介入,形成“需求提出—共商对策—协同落实”的闭环。“以前觉得社区事与己无关,现在才知道,咱都是‘圈里人’。”三亚市金鸡岭路社区居民王锋如是说。这种“居民当家”的治理模式,让生活圈真正成为反映民意、汇聚民智的“同心圆”,激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海南的“一刻钟生活圈”藏着烟火与诗意,它是早餐铺老板多添的那勺热汤,是养老驿站里的一声问候,是孩子放学路上遇见的那朵三角梅,“一刻钟生活圈”从未千篇一律。当我们用15分钟脚步丈量社区,丈量的不仅是距离,更是一座城市对生活的温柔回应——原来幸福,就在推开家门的每一步里。(陈建峰)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打开APP看全部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