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通江县人民法院在巴中文旅示范区举办环境资源审判法治护航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会,并同步启动环境资源系列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以司法实践为依托、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为巴中市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构建起“生态司法+文旅赋能”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本次发布的《通江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白皮书》,既是巴中市2022年7月实施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以来,通江县人民法院作为指定集中管辖法院履职成效的系统性复盘,更是法院向社会各界交出的一份兼具司法温度与生态厚度的“生态司法答卷”。白皮书系统梳理了集中管辖实施期间的典型审判案例、机制创新成果与阶段性工作成效,通过具象化的司法实践,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司法领域的深度落地,为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经验。

发布会现场,来自光雾山镇的商户徐女士在研读白皮书案例后深有感触:“这些案例鲜活具体,让我系统掌握了生态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未来一定会以实际行动守护好家乡的生态底色,为景区发展贡献力量。”与此同时,环境资源系列宣传活动正式拉开帷幕——3台集成“知识普及+案例展示+AI互动”功能的多媒体展示屏,在光雾山—诺水河核心景区完成布设。该宣传模式创新践行“寓教于景、普法于行”理念,将严谨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视化、易理解的鲜活内容,让游客在沉浸式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主动接受生态法治教育,实现“游览即学习、观景即知法”的普法效果,助力生态文明理念在景区落地生根。

近年来,通江县人民法院深耕环境资源审判领域,以机制创新破解生态保护难题,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司法保护体系:制定《集中管辖实施细则》,实现案件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创设“纽扣法庭”,打通生态司法“最后一公里”;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凝聚“法院+政府+景区”保护合力;创新推行“劳务代偿+碳汇赔偿”修复模式,实现生态损害“精准修复、有效补偿”。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司法保护生态的坚定立场,更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文旅融合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通江县人民法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试验田”,不断优化司法服务举措,以更精准、更有力的司法保障,为巴中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亦强调,全市法院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拓展生态法治宣传的广度与深度,讲好新时代环境司法故事,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发展各环节,为巴中市打造“生态优美、文旅繁荣”的高质量发展样板提供坚实司法支撑。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