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新增建成区面积15.6平方公里,新增产业人口43.7万人,新增学位3.2万个,新增通车道路11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21万平方米,新落地产业项目235个……三年间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以“硬科技”为特色,在规划建设、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和路网、教育、休闲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进入全面成形起势的快速发展阶段。

丝路科学城核心区规划模型展示图 摄影 雷沛云
据了解,丝路科学城于2021年6月启动建设,是西安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主阵地,聚焦产城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宜居宜业未来理想城为目标,是西安“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丝路科学城紧抓发展机遇,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不断激活向“新”而行的增长点和澎湃动能。
三年间开工产业项目235个,落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215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家,新增上市企业13家,产业发展底气十足。

埃顿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摄影 雷沛云
位于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园埃顿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各项建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该项目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智慧产业园,主要建设包括高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厂房、办公楼、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等。“目前,佛吉亚13条高端座椅生产线已经投产,日产能3000套,主要为比亚迪高端车型提供配套支撑,其他厂房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5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将进一步延展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配套能力。
“目前园区已入驻包括检验检测、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各类企业超40家,在建设中的二期项目招商率已超过60%。”丝路科学城中交科技城智慧交通产业基地项目工作人员介绍,该园区主要建设12栋建筑设施,包含研发中心、实验室及生产厂房等,致力于打造智慧交通总部基地及智慧交通配套产业基地。
西电智慧产业园、芯派智能电源电驱系统创新中心、西测测试西安总部检测基地、西谷检验检测产业园、金波科技高端电连接器及微波器件制造基地等多个项目的落地,为丝路科学城的发展不断注入源源“活水”。如今,丝路科学城聚集各类市场主体4.2万余家,光电子、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成势,制造业千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提质升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未来产业加速布局,产业发展步履稳健。
丝路科学城在厚植高质量发展产业底色的同时,还将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三年来,丝路科学城高起点高标准新建学校21所,提供学位达3.2万个,校园建设百花齐放、各具特色、齐头并进、均衡发展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通过“名校领航工程”“新校成名校工程”“新优质学校成长”等三大工程的实施,实现让“名校”的基因、“名师”的身影遍及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一个以“名校+”横向协同、中小幼纵向衔接为特质的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第三十一小的学生正在进行绘画沙画长城 摄影 雷沛云
其中,高新实验中学秉承了高新一中“为时创新、人尽其才”的办学理念,被家长称之为“大学预科式英才教育”;高新第十一初级中学建立多学科、跨学科融合教育体系,树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新标杆;高新第三十一小学以“让每个孩子都出彩”为育人目标,打造出了“G未来”科技教育与智慧校园建设的“双样板”……教育与产业相互支撑、与城市双向赋能的“基础教育最优生态圈”已然成形。
与此同时,三年来丝路科学城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也日趋完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以永安渠水系为中轴串联各功能业态地块,打造集体验型购物中心、滨水商业街、商办配套、精品酒店及商业文化设施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活力中心的永安渠商旅文化街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形如两栋彼此相对的“塔”,同秦岭相互呼应的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也在紧锣密鼓的招商中,将是高新区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成业大道、成章路等多条纵贯东西、横跨南北的交通主干道相继打通,沣邑大桥建成通车,“六横六纵”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大仁遗址公园、流光公园等15个综合性公园、口袋公园的建成开放;市第一医院(高新院区)、国际医学等综合性医院投入运行,西北首个质子中心加速建设……“大幸福”画卷不断绘就。

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 供图 西安高新区
丝路科学城将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为牵引,以“产城景”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向“五年成规模 十年立新城”的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王岚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