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的颁奖嘉宾念出“四川坤弘远祥科技有限公司”的名字时,这款诞生于成都的“鸓鸟智能抑爆系统”,正以0.1秒完成火源识别到抑爆的全流程——这一速度相当于人类眨眼时间的五分之一,不仅让它从全球1396个创新项目中突围,斩获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工业设计赛道一等奖,更标志着中国工业安全领域的“极速防护”技术,正式站上国际舞台中央。

0.1秒的突破:不只是速度,更是安全逻辑的重构
在传统工业安全防护领域,“事后扑救”与“被动防御”长期占据主导。化工车间里,传感器发现火情后需层层上报,药剂喷洒往往滞后于火势蔓延;加油站的贮压式抑爆装置,不仅存在泄漏风险,定期更换的维护成本更让企业头疼。而“鸓鸟”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境。
“我们要做的不是‘灭火’,而是‘不让爆炸发生’。” 公司首席运营官陈洪波的一句话,道出了这项技术的核心逻辑。0.1秒内,“鸓鸟”能完成三大关键动作:火源识别、算法决策与药剂抛撒全流程,通过高能点火及云爆抛撒技术实现抑爆效率提升3倍,非贮压式设计彻底解决了传统贮压装置泄漏、过期等安全隐患,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相当于为工业场景装上了“预判式安全阀”。
这项突破背后,是数十项专利技术的集成创新。其中,首创的非贮压式毫秒级智能抑爆架构堪称“核心密码”—— 不同于传统装置依赖高压储存药剂,“鸓鸟”通过即时能量激发实现药剂抛撒,既解决了泄漏、过期等安全隐患,又将抑爆效率提升3倍。早在2023年,该技术就已通过权威认证获评 “国际领先”,此次金砖获奖,更让全球看到中国在工业安全细分领域的技术话语权。
“神兽天团”出道:传统文化与硬核科技的双向奔赴
走进坤弘远祥的产品展厅,“鸓鸟”“九鴖”“鸱吻”三款装备的命名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名字都来自《山海经》,每一个都对应着不同的‘御火’使命。” 陈洪波介绍道,这种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设计,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团队对安全防护理念的深度表达。例如,“鸓鸟”智能抑爆系统取《山海经》“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之意。
如今,这组“神兽天团”已形成覆盖油气能源、电力电网、化工危化、国防军工、公共建筑的全场景防护矩阵。

成都基因:为何是这座城市孕育出“极速防护”技术?
从供应链来看,成都完备的工业体系为技术产业化提供了“加速度”。坤弘远祥的30余家供应商中,90%来自本地:产品外壳由对面工厂定制,当天设计当天生产;电路控制系统供应商就在园区内,调试阶段工程师步行几分钟即可现场沟通。“这种‘家门口’的配套,大大缩短了我们的研发周期和生产成本” 陈洪波举例说,仅物流环节,本地供应链就实现了“板车直达”,几乎零运输损耗。
从营商环境来看,成都“有需必应”的服务理念解决了企业的“成长烦恼”。产品刚研发成功时,团队曾因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发愁。当地主管部门得知后,主动协调天府新区所有加油站开放验证,让“鸓鸟”在真实环境中完成了性能优化;申报省级科技项目时,政府服务专员全程指导材料准备,避免了初创企业“摸不着门路”的困境。
如今,这家从郫都九川花园企业孵化园区起步的公司,已成长为40余人的专业团队,即将整体搬迁至成都科学城,开启新一轮技术研发。“下一步,我们计划推出能自主行走、自动充电的第二代‘鸓鸟’机器人,让防护更智能、更灵活。” 陈洪波说,而这座城市的创新生态,将继续成为他们前行的底气。
从《山海经》的文化灵感,到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再到金砖舞台的国际认可,“鸓鸟”的故事,不仅是一家科创企业的成长史,更是成都培育细分领域创新力量、助力“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在工业安全防护的赛道上,这场“成都造”的技术突破,才刚刚开始。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