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理解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
一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核心与本质。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什么是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是党对群众路线的概括。践行群众路线的核心在于密切党群关系,本质在于提高各级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科学化水平。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实践主体,实践客体是基层工作、社会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及过程,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双向良性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是新形势群众工作的特点及要求。当前,群众工作展现出“对象多元、内容多样、环境复杂、要求务实”的新特点,对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必须根据理论和实践启示重新审视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要不断理解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结合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与时代变化,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与时俱进。
三是践行群众路线既要守正又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方向指引。群众路线作为党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过程,实际上是前后相续、有明确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过程,“从群众中来”体现了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不变”,“不变”的是初心使命,需要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到群众中去”则反映了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需要随机应“变”,在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主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在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凝聚智慧、汲取力量。
二、深刻领会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不变”
一是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本质始终不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无论是在历史百年奋斗历程,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不变的是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本质始终不变,如何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就是要看他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新时代的赶考人,是否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是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二是基层干部艰苦奋斗的品质始终不变。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郑重提出“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励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充分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的强烈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基层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品质,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忠诚老实。要保持“本领恐慌”,时刻谦虚谨慎和虚心求教,注重在工作和实践中学。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去,扎扎实实为百姓办实事,以实干诠释为民担当。
三是基层干部与群众紧密联系的感情始终不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基层干部作为党执政兴国、服务人民的神经末梢,是距离群众最近的干部,要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基层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对待群众如同对待亲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基层工作才能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把基层工作办出力度、办出温度。
三、准确把握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变”
密切联系群众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将“四下基层”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做好基层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党员干部进万家门。
一是变纸质文件为直面宣讲,“声入”基层润民心,在眼光向下中让宣传宣讲入脑入心。“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由照本宣科转变为面对面宣传,让群众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并化为行动自觉,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以我的工作单位临高县和舍镇为例,“为什么卫星检测我的林地属于耕地图斑?”“隔壁林地为什么不属于耕地图斑整治范畴?”针对开展耕地图斑整治工作中群众提出的疑问,镇党委政府在坚决整治违法图斑的同时,同步对群众直面宣讲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工作,全镇党员干部化身“宣传员”,入户走访直面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群众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有效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死结”,让群众从抵触向理解转变,从反对向支持转变,从源头杜绝图斑问题的产生,推动党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
二是变走马观花为问计于民,“身入”基层知民情,在脚步向下中让调查研究脚踏实地。“镇域经济如何发展?”“产业发展的堵点是什么?”只有真正把身子“扎”下去,才能够把答案“找”出来。和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通过调研决定发展蛋鸡循环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践行“投、建、营”一体化的“产业发展4.0”模式,推动蛋鸡循环产业园建设。如今,和舍镇“蛋鸡”产业涵盖蛋鸡养殖、育雏鸡、废弃物综合利用等5个产业项目,总占地面积323亩,投资规模1.57亿元,成为和舍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只有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广泛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许多问题才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基层工作实践要走好群众路线,只有踏踏实实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才能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基层工作实际成效。
三是变推诿扯皮为排忧解难,“情入”基层聚民心,在联系向下中让信访接待真心实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下访多了,走得勤了,许多矛盾就能在源头解决,群众的困难就迎刃而解。”这不仅是工作方式之变,更是工作理念之变。新形势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主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和舍镇南雅村至布佛村茂力桥作为漫水桥,由于桥梁两侧防护及桥台地基被洪水冲毁掏空,已成为危桥,对周边群众的出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漫水桥改造刻不容缓。为保证改造项目顺利推进,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布佛村委会现场接访群众,现场研究解决项目资金争取、桥梁改建等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茂力漫水桥改建工程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信访件办理顺利推进。因此,在接访下访的同时,党员干部用“走心”换群众“真心”,既锻炼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又能做到真正与群众“心心相系”“同频共振”。
四是变高高在上为下沉一线,“心入”基层护民利,在重心向下中让现场办公温暖民心。坐在办公室里看不到群众的需求,基层干部要主动到村里走访调研,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民生、倾听民意、问计于民,将“群众跑腿”变成“干部跑腿”,在“一线”推动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惠农资金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在2024年水浸区粮差补贴及农民补助分配工作中,为保障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和舍镇“党员先锋队”延伸服务触角,逐村逐户登记、核实补贴发放人数,做好补贴申报材料收集、审核、重点环节协调服务,把帮代办服务迁移到村、延伸到户,让便民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确保66万元水浸区粮差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农户手中。所以,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是工作的聚焦点,哪里出现难题,哪里就能看见解决难题的干部的身影,是不是真正办事,群众最有发言权。
新时代群众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诉求和需要也更加广泛、多元。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必须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与时俱进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唯有如此,才能向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海南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 罗明楷)
